艾灸问题解答*免费配穴指导,有任何关于艾灸方面的问题可联系。微信: aijiutop1 (←长按复制)

当前位置:艾灸TOP网 > 艾灸产品 > 艾灸书籍 >

第四章第二节:陈延之灸法理论

来源: 艾灸书籍 140 ℃ 作者:大圣

文章摘要:

陈氏认为“无病不可灸”是指这些腧穴不宜作为远部取穴施负,所谓“有病者可负”是指这些腧穴可以作为邻近取穴施灸。关于-一些腧穴的这种有病可灸,无病不可负的讨论,其内容在

第四章艾材制作工艺与艾灸理论  
第二节历代医家灸法理论与特色灸法 
五、陈延之灸法理论 
陈延之《小品方》重视灸法,并极力提倡,他说:“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为师解经者,针灸随手而行,非师解文者,但依图详文则可灸,野间无图,不解文者,但随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法。”他认为灸具有简便易行、应用范围广泛、效果良好等优点,值得提倡与推广。下面介绍一-些其关于灸法的理论。
陈延之灸法理论
(一)大力倡导灸治  
详述腑穴可灸与禁灸,对施灸中应加以注意的38个腧穴分为“禁不可灸”与“无病不可灸”两类。陈氏记载了针灸古籍《黄帝经禁>中禁不可灸的18个腧穴的名称及灸害,与《针灸甲乙经》中记录的禁灸腧穴内容到文字均大致相同,只不过《针灸甲乙经》多载7个禁灸穴位。据考《黄帝内经》无专门讨论禁灸穴位的篇章,说明《针灸甲乙经》成书时也收集了《黄帝经禁》的有关内容。陈氏收载了《曹氏灸方》中“无病不可灸”的20个腧穴,比如头维、玉枕、天突、关元、三阴交等穴位。陈氏认为“无病不可灸”是指这些腧穴不宜作为远部取穴施灸,所谓“有病者可灸”是指这些腧穴可以作为邻近取穴施灸。关于-一些腧穴的这种有病可灸,无病不可灸的讨论,其内容在-般针灸医籍中殊为少见。  
(二)详迷施灸的艾炷大小与壮数  
1.施灸艾炷大小.  
陈氏一方面对《黄帝内经》“灸不三分,是谓徒痖”之说进行了阐发,认为这是“欲令根下广三分为适也,减此为复孔穴上,不中经脉,火气不能远达。”另一方面他又主张因人因地制宜,他说:“今江东及岭南地气温,风寒少,当以二二分以还,极--分半也,随人形阔狭耳,婴儿以意为之也。”  
2.施灸壮数  
陈氏多根据施灸部位及病情而定,--般四肢腧穴灸7~14壮,胸部脑穴灸14~50壮,腹部及背部腧穴多灸至百壮,偏热的疾病壮数较少,如消渴、诸淋,关元穴仅灸30壮,偏寒的疾病壮数较多.如治泄利不禁,少腹绞痛,石门穴灸至百壮。《小品方》认为,只有恰当地掌握火量,才能使火气沿着经络达到病变部位。火量过大,易烧伤身体:火量过小,火气不能抵达病变部位,不易发挥治疗效果。对用灸壮数,有一一般要求,但主张根据地域,气候、体质的不同,分别对待。其用灸壮数,多至100,少仅14,即同一一种病,也有100壮、50壮、随年壮,或1日3次用灸的区别。  
3.鲜明的艾灸配穴特点  
《小品方》中记载了陈氏灸治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经验,在艾灸配穴上颇具特色,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取穴特点是少而精,--般每次取一穴,多的不过二三穴。  
第二,以邻近取穴为主,对于脏腑疾患多根据受病脏腑的位置高下,在相应的胸腹背腰部选择穴位,心肺病变,多取胸背部穴位施灸,如治咳嗽诸灸方中,除巨阙穴位于上腹部外,其余处方中的腧穴如大杼、风门、肺俞、云门、俞府等均位于胸背部。脾胃病变,多取上腹部及腰背部腧穴,如巨阙、中脘、脾俞、命门等穴。  
第三,重视辨证配穴,如灸治胸痹心痛,根据病因病机取不同取穴。心痛、胸痹以气滞为主,故灸气会穴膻中,心痛如刀刺,由血瘀所致,故灸血会穴膈俞。  
第四,注意单方、验方的应用,如遗尿“灸阳陵泉、阴陵泉,随年壮”,卒狂,灸“左右胁下,对屈肘头(章门穴)”,值得临床验证使用。  
4.主张化脓灸  
陈氏认为:“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认为灸以化脓,风寒之邪可以祛除,没有化脓,则病不易祛除。

相关内容推荐

与”第四章第二节:陈延之灸法理论“相关图片

推荐阅读
传统中医艾灸学有哪些书籍

传统中医艾灸学有哪些书籍

艾灸历经中日韩等國家老百姓的应用,和长期的考验,假如确实沒有实际效果。艾灸新手入门,找一些艾灸的有关材料看一看,学习培训完对亲人健康保健也是有非常好的功效。...

第四章第二节:葛洪灸法理论

第四章第二节:葛洪灸法理论

葛氏隔物灸对后世灸法影响很大,隔物的品种不断扩展,治疗病种日益广泛,隔物灸具有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而且施灸时火力温和,没有灼痛,患者易于接受,现今仍为临床所常用...

与”第四章第二节:陈延之灸法理论“相关文章

百科 艾草 技术 培训 加盟 穴位 资讯 学习 产品 图片 专题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1105587936,我们会在36小时内删除。特别声明:网站部分信息来源于自互联网和网友上传,只为方便大家查询浏览,请自行核对信息的真实情况,本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特别提醒:本站由于资料众多,难免有部分资料出错或者表述未清楚,感谢各位专家指导,本站将继续努力!

Copyright © 2018-2023 艾灸TOP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32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