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窍阴穴的准确穴位图及作用
来源: 头部穴位 186 ℃ 作者:大圣
文章摘要:
头窍阴穴属足少阳胆经,也是胆经、膀胱经的交会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穴到完骨穴的弧形连线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头窍阴配风池、侠溪、太冲,有平肝潜阳,清
头窍阴穴(tóuqiàoyīnxue)
别名:窍阴穴,枕骨穴
头窍阴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
位于天冲穴与完骨穴弧形连线的中1/3与下1/3交点处,
布有耳颞神经和枕小神经以及枕大神经的会合支;
颞浅动、静脉顶支和耳后动、静脉。
头窍阴穴
头窍阴穴属足少阳胆经,也是胆经、膀胱经的交会穴;
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穴到完骨穴的弧形连线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
头即头部,窍即孔窍,阴为阳之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此穴在头部耳后,善治耳目诸病,故名头窍阴;

【取穴位置】
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
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点处。
【解剖位置】
有耳后动、静脉之支;布有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会合支。
【功能主治】
1.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胸胁痛;
2.耳鸣,耳聋;
3.瘿气。
头窍阴穴的功效与作用:
头窍阴穴具有平肝镇痛,开窍聪耳的功效。
头窍阴穴有清胆热、通耳窍、利咽喉的作用。
头窍阴穴系胆、膀胱、三焦经之会穴,有通络清热之功,对头部耳目口舌鼻诸窍之病,本穴均有调摄之功。

头窍阴穴主治病证:
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头项痛,耳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喉炎,神经性耳鸣,甲状腺肿,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等。
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等。
头窍阴穴主治头项痛、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等。
头窍阴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
头窍阴穴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颈项强痛。
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等。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
2.五官科系统疾病:喉炎,神经性耳鸣,耳聋,甲状腺肿;
3.其它: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

头窍阴穴的配伍:
头窍阴配听宫、听会、翳风,有开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头窍阴配听宫、听会、翳风,治耳鸣、耳聋。
头窍阴配内关、阳陵泉,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胸胁痛。
头窍阴配内关、支沟、阳陵泉,治胸胁痛。
头窍阴配风池、侠溪、太冲,有平肝潜阳,清火熄风的作用,主治眩晕。
头窍阴配风池、太冲、足临泣、侠溪,治眩晕。
【穴位治法】
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阳、少阳之会。
最新阅读
大包穴属足太阴脾经,为“脾之大络”,有“总统阴阳诸络、灌溉五脏六腑,无所不包”之意。按揉大包的好处刺激大包穴能起到健脾养血,通经活络,除湿化痰,祛瘀止痛之效,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退行性变等引起的关节疼痛、疲软、乏力等病症。临床上运用大包、大杼、肾俞等穴位结合治疗早期类分湿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期关节疼痛,并改善关节活动,防治关节畸形。另外,临床上大包穴亦可治疗胸胁痛、气喘、急性扭伤等。 ...
三焦俞简单找法,第1步:正坐或俯卧位;第2步:两侧骨盆最高点(髂嵴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为第4腰椎棘突;第3步:从第4腰椎棘突垂直往上推3个椎体,即是第1腰椎棘突;第4步:在第1腰椎棘突下有一凹陷,此凹陷旁开2横指(食指、中指并拢,以中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水平的二指宽度为1.5寸),即为三焦俞穴。打通三焦经的最快方法双手托天理三焦。三焦通百脉...
阅读全文>>
2020-07-25 19:19:16
一般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是人体保健的一大要穴,刺激这个穴位有助于打通整条肝经的经脉,晚上21点到23点是肝经经气运行最旺的时候,这个时候先用热水泡脚,然后盘腿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脚的太冲穴,沿着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二十次,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按压左脚同,按太冲疼痛说明肝脏有问题。 太冲是肝经的原穴,调控着气血的运行,人生气发怒的时候,它便会发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压痛。...
阅读全文>>
2020-07-25 19:16:38
环跳穴属于足少阳胆经,环跳穴位于人体的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环跳穴属于足少阳胆经,环跳穴位于人体的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按摩环跳穴的功效:缓解治疗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腰跨疼痛、挫闪腰疼、遍身风疹、膝踝肿痛不能转侧等,健脾益气、祛风化湿、强健腰膝、益气壮阳。...
阅读全文>>
2020-07-25 19:07:01
打通小肠经的最快的方法,取端坐位,手臂弯曲放于胸前,掌心向胸,另一手用涅法沿小肠经-手臂外侧后缘进行往返操作,双手交替进行,每次反复操作8-10分钟。在操作过程中,疼痛不适的部位应较强操作力度,以稍感疼痛而能忍受为佳,并可适当延长操作时间。肩背部经线不方便自己操作时,可请他人代劳或用按摩锤进行锤打。...
阅读全文>>
2020-07-25 19:06:54